2010年教师资格考试辅导学习动机概述:
一、学习动机的含义与结构
(一)动机及其功能
所谓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动机一般具有以下三种功能:
一是激活功能,即动机能激发人产生某种活动。二是指向功能,即在动机的支配下,个体的活动总是指向一定的目标或对象,使行动朝着预定的目标进行。 三是强化功能,即当活动产生以后,个体是否维持这种活动,同样受动机的支配和调节。
(二)学习动机及其基本结构
1.学习需要与内驱力
学习需要是指个体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有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它的主观体验形式是学习者的学习愿望或学习意向。这种愿望或意向是驱使学生进行学习的根本动力,它包括学习的兴趣、爱好和学习的信念等。内驱力也是一种需要,但它是动态的。从需要的作用上来看,学习需要即为学习的内驱力。所以,学习需要就称为学习驱力。
2.学习期待与诱因
学习期待是个体对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目标的主观估计。诱因是指能够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
学习需要和学习期待是学习动机心理结构中的两个基本成分,二者密切相关。
二、学习动机的种类
(一) 根据学习动机内容的社会意义,可以分为高尚的与低级的动机
(二) 根据动机作用的久暂以及它与活动目标的关系,可以分为近景的直接性动机和远景的间接性动机
(三) 根据学习动机的动力来源,可以分为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
根据有关的调查研究,我国中小学生的学习动机有以下各种:①羡慕学生的地位与外表(好奇心) 。②服从家长的决定,实现家庭的希望。③希望受到奖励,回避责备。④对学习活动或学科内容感到兴趣。⑤争取良好成绩,得到好分数。⑥保持个人在集体中的地位或声誉(自尊感)。⑦争取入队或做个优秀生。⑧维护集体荣誉(集体的责任心与义务感)。⑨升学。⑩选择职业、完成个人志愿。⑾从利己主义出发,追求个人名利。⑿为了祖国的建设,为人民服务,当好接班人。
三、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
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不是直接的,而是以学习为中介的。通常,学习动机作用和学习效果是统一的。其间的关系表现在:学习动机可以提高学习效果,学习效果可以增强动机作用。
但是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的关系并不总是一致的。动机是以学习行为为中介来影响学习效果的。而学习行为除了受学习动机的调节和控制外,它还要受学习基础、教师指导、学习方法、学习习惯、智力水平、个性特点、健康状况等一系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因此,只有把学习动机、学习行为、学习效果三者放在一起加以考查,才能看出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之间既一致又不一致的关系(表)。